从陕北到陕南,从黄土高坡到秦巴山地,一座座小村庄在三秦大地展现出特有的魅力。生态环境越变越美丽,乡村生活越来越舒适。
近年来,我省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围绕“标准引领、试点先行、总结推广、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着力建设“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和“三宜”(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村貌改颜环境美
走进凤县红花铺镇永生村,只见村道旁的民居,统一的白墙灰瓦,门前小桥流水,街道青石铺路。村里随处可见凉亭、假山、水车等小景观。
“以前的永生村和许多山区村子一样,土房烂院,柴草乱堆,门前就是厕所,村里污水横流。从2015年开始,村里开始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治理脏乱差。”永生村党支部书记吴玉林说。永生村里的长寿街,一条河道穿村而过。“这条河以前是臭水沟。在环境卫生整治中,我们从对面山上引来活水,将清理后的臭水沟变成小河,并在河里放养鱼苗。”吴玉林说。
据了解,从2016年起,永生村按照美丽乡村的标准,对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村里开发建设了一条长1公里的旅游观光水街,修建了5公里的环山旅游道路,栽种了10万株树木,整修道路、安装路灯、修建公厕,大力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品质。永生村一下子旧貌换新颜。
永生村环境变化的背后,是标准化的支撑。据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管理处副处长张曼莉介绍,从2015年开始,我省启动实施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相继制定发布美丽乡村建设、生活垃圾清运、生活污水处理等10余项地方标准,建立陕西省美丽乡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覆盖标准化研究、园林设计、道路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我省还研究制定了全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规划,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建设和组织管理6大领域20个方面明确了标准制定的要求。
“我们分3批下达了68个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永生村是其中之一。在标准化支撑下,全省各地探索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成果经验已经初步显现,试点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张曼莉说。
村有产业农民富
在标准的引领下,乡村美起来,也带动产业火起来。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永生村以3A级景区标准为引领,在村里建了莲花池、龟龄溪、纯阳井、三星台、树屋、松鹤台等小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游客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最多达到30多万人次。”吴玉林介绍。
乡村旅游离不开农家乐。永生村党员示范户吴建利是村里第一个开办农家乐的。在吴建利的带动下,现在村里的农家乐经营户达到了20户。“90后”小伙子吴文2016年回村开办了农家乐。“每年从4月底到10月是旺季,每天都有七八桌客人。一年利润在10万元以上。”吴文说。农家乐成了村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2018年,村上还投资4650万元,建了渔家乐民俗风情园、采摘园、开心农场等,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近年来,借助乡村旅游,村里综合收入超过了500万元。”吴玉林说。
在西乡县城南街道五丰社区,标准也成为其产业发展的引领。有别于永生村主打乡村旅游,五丰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发展成以现代农业为主、观光休闲为辅的美丽乡村类型,建成陕南最大的生猪饲养社区,全面推行“猪—沼—菜(粮、茶)”“猪—沼—林(果、花卉苗木)”等生态养殖,形成以生猪养殖为中心,沼气工程供应、生物有机肥生产、花卉蔬菜、水产种植等多个产业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去年全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
大荔县城关街道畅家村通过发展标准化设施农业1000亩,组织群众按标准建设花卉育苗园、观光采摘园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按照“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的模式帮助农民实现创业,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从全省范围来看,美丽乡村试点村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休闲农场、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推动着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机制和模式创新。”张曼莉说。
乡村兴起文明风
在五丰社区,按照西乡县“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省级示范县建设标准,该社区通过打造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文明一条街,突出村规民约、文明新风内容,大力倡导和弘扬明礼诚信新风尚。据五丰社区党总支书记胡胜银介绍,按照西乡县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标准,他们先后修建了5处文化活动广场,建成了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农耕文化园、村史馆、道德讲堂等,免费为群众开放。
大荔县城关街道畅家村运用标准化手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女子锣鼓队,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演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设立了“畅家美丽银行”,存储“文明”行为,引导村民争当文明志愿者、争做文明标兵。
“我省在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围绕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制定了《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个标准,解决了农田产出低、交通出行难、污水处理难等共性问题,为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基本遵循。”张曼莉说,标准已成为引领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素。首先,美丽乡村“四化”建设有标准,即道路硬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污水净化均有标准支撑;其次,“四网”建设有标准,电网、自来水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按标准规划布线,解决了乱搭乱接,天上到处“蜘蛛网”的顽疾;再次,垃圾处理有标准,“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和“户集、村收、镇处理”成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两种标准配置;最后,“七有”建设有标准,即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党建室、村史馆均按相关标准建设。
标准引领下,我省美丽乡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使美丽乡村的概念成为可操作、可检验、可修正、可复制的行动,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愿景成为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生活。(记者 汪曼莉 通讯员 王迁)
(原标题:美丽乡村 标准引领)
编辑:刘贤慧
忒色 1月21日3时,随着100名旅客进入第二候车室候乘T283次、Z129次列车,标志着西安车站南站房中厅及第二、第四候车室正式投入使用。 2021-01-22
忒色 进入“西安市高层次研究生就业储备池”登记的应届硕博研究生,在西安实现就业或创业的,按照博士每人1万元、硕士每人5000元的标准发放“西安硕博人才奖” 2021-01-22
忒色 启动仪式通过视频连线云直播的方式在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同步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活动将在2月3日开始,届时将有多位明星云集西安,一起讲述西安故事,展示丝路文明。 2021-01-22
忒色 2021年春运将于1月28日开始,因春节较晚,春运节前客流分散节后集中出行的特点明显。受当前疫情的影响,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乘车措施有所调整。 2021-01-22
忒色 记者从西安地铁了解到,即日起乘坐高铁到达西安北站的乘客,无需二次安检,可直接换乘地铁二号线,方便了旅客出行 2021-01-20
忒色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腊八节来临,冬天里,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足以温暖人们的胃,它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 2021-01-20
忒色 自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1年第一季度调整列车运行图。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获悉,调图后,西安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开行客运列车总数较2020年底增幅10.9%,达406.5对。 2021-01-20
忒色 209路由凤城六路西口发车,经朱宏路、凤城七路(去)、凤城五路(回)、明光路、凤城四路、贞观路、凤城二路、太华路、华清路、东城大道至十里铺公交调度站 2021-01-19
忒色 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预计,受短波槽影响,预计20日我省中南部有一次弱降水天气。 2021-01-19
忒色 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参观,2021年春节假期中除2月11日(除夕)闭馆一天外,2月12日(初一)至2月17日(初六)正常开放 2021-01-18
忒色 2021年,西安将新增学位10.8万个,到7月底招聘教师7000名以上 2021-01-18
忒色 神木—西安动车组将于1月20日正式开行,全程6小时36分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