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艾永华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省从讲政治的高度,采取硬措施狠抓粮食生产,持续落实“两藏”战略,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2021年全省稳定在450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275万吨。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农地农用,集中开展撂荒土地专项整治,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不得占优补劣;处理好种粮与发展特色产业的关系,保证永久基本农田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将目标任务下达到市,播种面积分解到镇村,具体到作物,落实到地块;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面完成今年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通过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等措施,着力提高耕地质量。
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我省将做大做强优势种业,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种业科技创新,依托小麦、玉米等领域优势学科,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优质高产的品种;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国家级杨凌种业区域研发中心和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孵化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提升生物育种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坚持藏粮于技,把科技创新融入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加强小麦条锈病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不断提升田间管理科技含量;开展玉米增密度和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加强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提高粮食单产;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为农业技术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重点在提高种粮效益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做精小米等优质杂粮,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保证农民种粮得实惠、有奔头;通过创新经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农业专业服务组织,促进管理现代化,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推动各类补贴政策向种粮农户和经营主体转移,完善耕种环节补贴机制,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编辑:石永波
忒色 2021-04-14
忒色 2021-04-16
忒色 2021-04-16
忒色 2021-04-14
忒色 来自全国各地千余名美业从业者齐聚西安,共话时尚美业新格局。 2021-04-15
忒色 推迟了整整一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于2021年4月11日重燃战火、鸣枪开跑。 2021-04-14
忒色 2021-04-14
忒色 4月10日上午,“一带一路”陕西2021西安(三星)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以及“相约西安 筑梦全运——活力城马 激情全运”文化体验站活动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西安城墙上成功举行 2021-04-10
忒色 对于爱表人士,一块具有纪念价值的腕表,就是一块记录“阶段性成功”的里程碑——毕业第一年的年终奖、创业后赚到的第一桶金、收获的纪念日礼物......每次戴上那块表都让自己更有力量和自信 2021-04-07
忒色 2021-04-06
忒色 坐落在民洁路上的三五一一厂,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毛巾厂,为军需工业和陕西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口创汇做出过重要贡献。 2021-04-06
忒色 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