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茶飘香 山下增收忙

时间:2023-10-31 10:48:5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山上茶飘香 山下增收忙

最近几天,旬阳市铜钱关镇双河村村民李选阳又开始忙活了。

收稻、捕鱼、割蜜、采茶……41岁的李选阳边走边盘算着接下来要干的事。

10月22日清晨,双河村云雾缭绕。在半山腰的一处加工厂内,几名村民正在清理场地、晾晒稻谷。再往里,就是工厂核心区——占地约500平方米的标准化蜂蜜生产车间。这几天,雨下个不停,地里活不好干,大伙都聚在厂子里打扫卫生、拾掇工具。经过清洗消毒后的割蜜刀、摇蜜机、包装机等设备摆放整齐,整个生产线焕然一新,正等待着一场“甜蜜”丰收的到来。

这里是李选阳成立的绿佳然养蜂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基地,也是他返乡创业的“重头戏”。“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储蜜割蜜旺季,晚稻也熟了,秋茶采摘即将收尾。今年雨水多,很多事耽搁了。天晴后,大伙可有得忙了。”安顿好厂里的事,李选阳打算到山上的养蜂基地转一圈。

雨后的山村格外幽静。作为茶叶适生区,双河村林深草密、云雾缭绕。在这里,4000亩高山茶园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坡上,茶树长势旺盛;450余亩晚稻沿着沟谷错落分布,生机盎然。

山上种茶,山下种稻。双河村特色产业层次分明,好生态不断催生新业态。

“我们村山清水秀,出产的优质茶叶和稻米很抢手。”在李选阳的记忆里,每年9月,山上秋茶飘香,山下稻田金黄,美得跟画一样。尤其是这几年,双河村修建高山茶园景观廊道,打造特色民宿,扩大拐枣等经济林种植,吸引着一拨接一拨的游客来村里打卡。

几年前,在外打工的李选阳回村开启养蜂事业。“山里不缺蜜源,养蜂再合适不过了。”“摊子”铺开后,李选阳没少下功夫。请专家、学经验、练技能……他一年到头钻在林子里边学边干,使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00箱发展到1200多箱。前两年,李选阳又流转200多亩山地,种上了拐枣。用他的话说,拐枣花期长,不仅是上好的蜜源,还能实现果、蜜两收。

好产品想卖出好价钱,品牌作用不可忽视。李选阳深知这一点。眼瞅着养蜂产业有了起色,他又“趁热打铁”,建设了加工厂和标准化生产线,并注册“绿佳然”蜂蜜商标。要做大品牌,仅靠合作社养蜂远远不够。这些年,李选阳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教大伙养蜂、割蜜。在他的带动下,双河村林下养蜂2000多箱,每年增收200多万元,“绿佳然”品牌的名气渐响。

眼下,“酝酿”了一年的蜂蜜即将收获,村民们准备大干一场。更令大伙高兴的是,村里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稻黄鱼肥。

村外稻田里,双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齐新正带着大伙在池塘里捕鱼。“收稻子前先排水放鱼。这两天,稻子收完了,鱼也能卖了。等卖完鱼,地也就晾干了,刚好腾出手来犁地、栽油菜。”最近一段时间,王齐新的日程排得满满的,采秋茶、收稻、捕鱼、割蜂蜜,样样都得抓紧。

4000亩茶园年产量5000多公斤,产值400多万元,富硒水稻亩产750公斤左右,包装后每公斤能卖到12元至14元,再加上鱼、蜂蜜、4000多亩拐枣的收入,这笔账,王齐新越算越高兴。

“这些年,村里的产业多了,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也多了。”说起李选阳,王齐新赞不绝口,“又是养蜂制蜜、种茶种稻,又是建园子、建厂子,他把啥都干得红火。”

随着养蜂产业风生水起,李选阳又在村里建起了富硒大米加工厂,还发展200多亩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带动周边几个村进行稻米加工,大大提升了这项传统产业的附加值。

“村里的生态好了,啥产业都能发展起来。”攀山而上,眼前的场景让李选阳越走越有劲:山坡上,一个个蜂箱点缀在林下,林间愈发生机勃勃;山顶上,一行行茶树整齐排列,几名茶农正在熟练采茶。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