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村集体经济,给一个村带来了什么?

时间:2024-03-27 10:54:42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壮大村集体经济,给一个村带来了什么?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肖东村党支部研究决定,让党员干部先干先行,一期发展温室大棚18座

bab35d5e-54e1-402d-bff7-d798038402ae.jpg.2

3月20日,在礼泉县昭陵镇肖东村的设施蔬菜大棚里,村民在给西红柿整枝。 本报记者 刘居星摄

本报记者 刘居星 通讯员 王琼

春分时节,万物生长,礼泉县昭陵镇肖东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3月20日,记者进入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大棚,清新的果蔬香气扑鼻而来。

当日下午,肖东村的设施蔬菜大棚内已如初夏般闷热。赵慰备穿着短袖,正和几名村民给西红柿整枝、打杈、疏叶。

赵慰备是肖东村村民。以前,在村里挣不到钱,他只好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慢慢地,父母年纪大了,身边也越来越离不开人。听说村里建起了设施大棚,村民可以承包,他便下决心回到家乡。

回乡后,赵慰备承包了4座1亩左右的大棚,种上了甜瓜、圣女果、西红柿、辣椒等果蔬。一开始,他担心自己缺技术种不好菜。没想到,村里专门组织村民去山东寿光学习种植技术,还定期邀请专家来棚里手把手教。

经过几年的试水,赵慰备有了底气,也坚定了信心。今年,他把4座小棚换成一座6亩的大棚,准备大干一场。“估计今年能收入十二三万元。”赵慰备感慨,把设施大棚做好,收入一点也不比在外打工少,他不打算再出去了。

给赵慰备信心的,还有村里的环境。这些年,肖东村党支部坚持把环境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全面硬化、绿化、美化了村内大小街道,修建了休闲广场、景观涝池、文化长廊,取得“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治理效果。肖东村还对村民居住房屋进行改造,为100多户村民家通上了天然气。

“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外边可没这么好的环境。村里不仅环境好,住着也舒服。”赵慰备指着大棚顶上说,“现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网线直接拉到大棚里,经常有人来我们这儿直播。”

看着肖东村现在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之前是个闻名的“烂杆村”。肖东村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2020年前,村里产业以苹果、酥梨为主导,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刘晓军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党员、群众反复讨论,分析研判,最终确定打造大西安都市圈“菜篮子”的发展目标。刘晓军带着党员干部多次往返于各级部门和银行之间,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取得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始盘活集体土地、沟塘、荒地。一开始,村民们热情高涨,但到项目真正落地时却打了退堂鼓。

村民们穷怕了,赔不起。即使有政策、银行和村党支部的支持,建一座大棚仍要掏3万到5万元。当时,村民一年都挣不来3万元。村里没人搞过大棚,要是挣不来钱,投的钱可就打水漂了。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肖东村党支部研究决定,让党员干部先干先行,一期发展温室大棚18座。其中,党员干部带头经营12座。结果,第一年种植大棚的收益不仅让种植户还完了贷款,还让每户平均收益10余万元。一年就能回本盈利,让村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们纷纷找到村委会要求经营大棚。

肖东村党支部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启动二期项目,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分户管理”的运营模式。一座座现代农业大棚在肖东村拔地而起。截至目前,肖东村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50座、圆形拱棚64座。

“今年,村集体经济收益有望突破100万元。”刘晓军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党支部的组织力、号召力也强了,村里的各项工作更好开展了。

村民刘举锋告诉记者,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各项机制越来越顺、服务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村里想要平整土地,电话一打,村上专门的机械农机服务队马上就来;村里的蔬菜瓜果非常受欢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各地。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就业增收就有了支柱。村里的设施大棚提供岗位200多个,带动百余户村民参与经营。村党支部按照“三统一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红管理)的模式打造高标准产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带资入股、入园务工、自主发展、网上销售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让村民年均收入达到2万元。

村民口袋富了,刘晓军和村干部商量着要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去年,在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志恒的号召下,村里组建了130余人参与的锣鼓队。

“村里每年专门划拨几万元用于购置锣鼓队的装备。一说排练,村民们踊跃参与,我们逢年过节都排演新曲目。锣鼓声一响,村民的精气神就提起来了。”刘志恒说,今年正月十五,村里的锣鼓队还参加了礼泉县组织的社火表演。村民们雄心勃勃,想把肖东村的锣鼓声传得更远些。

50岁的村民周君妮是锣鼓队的打镲手,也是秧歌队的主力,平时还喜欢去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舞。“以前光愁日子怎么过了,哪有心思弄这些。没想到,现在年纪大了,还培养出了个兴趣爱好。”周君妮说,锣鼓敲着、秧歌扭着,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