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搬家” 耕地“重生”

时间:2024-04-09 11:03:38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土壤“搬家” 耕地“重生”

陈锐介绍,该项目涉及11.03亩耕地,计划剥离10.8亩耕地的耕作层,共计2200立方米的土壤将被搬至汉台区武乡镇和汉王镇园地及残次林地开发项目

f30ff6e1-844f-48db-9a3b-1bfa392a8b7f.jpg.2

3月26日拍摄的陕西省首个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现场。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李欣泽

3月26日,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拐拐村的一片空地上,1台推土机和2台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执行土壤“搬家”任务。“这里是陕西省首个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施工现场。该项目是一个综合工程,对剥离范围、场地清理、剥离深度、堆存地点都有明确要求,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和严格验收。”汉台区收储中心负责人陈锐说。

土壤为什么要“搬家”

作为耕地的精华部分,耕作层指的是地表最上层的土壤,是泥土中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分,也是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资源。耕作层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般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形成,一旦被破坏,短期内无法恢复耕地原有的生产水平。

“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就是把建设用地占用的耕地的表层土壤剥离出来,并将其用于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等,避免优质土壤被填埋。这种方式能快速提升地力,增加耕地面积。”汉台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中林介绍。

“拐拐村这片地已经完成了农用地转用、征收和土地收储等程序,即将作为建设用地进入土地供应阶段。”陈锐介绍,该项目涉及11.03亩耕地,计划剥离10.8亩耕地的耕作层,共计2200立方米的土壤将被搬至汉台区武乡镇和汉王镇园地及残次林地开发项目。

土壤怎么“搬家”

“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不是简单地把土挖出来,再找个地方覆盖上去。”王中林说。为了及时利用这些富含有机质、微生物、种子库的优质土壤,解决因存储不当造成的土壤肥力流失问题,汉台区采用表土剥离与回填覆盖无缝对接的形式,把剥离后的耕作层土壤直接运到正在施工的园地及残次林地开发项目工地,加快剥离后的耕作层再利用。

“在耕作层剥离前,汉中市自然资源局汉台分局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耕地进行取样检测,科学编制剥离方案,并邀请相关农业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污染状况,确定了可剥离土层深度和数量。”汉中市自然资源局汉台分局局长、汉台区自然资源总督察崔涛介绍。

“搬家”后的土壤有什么用处

“以该项目为例,此次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的实施,可将园地及残次林地开发项目耕地质量提升1个等别,将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汉台区土地开发复垦中心负责人吴峰说。

针对项目建设与保护耕地资源的双重需求,汉台区出台《汉台区耕地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规定,凡是占用耕地的新增建设项目,在土地公开出让或办理供地手续之前,必须规范开展耕地耕作层剥离工作,做到“应剥尽剥、应覆尽覆”。剥离的耕作层用于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推行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是汉中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土壤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占优补优的重要措施,能有效解决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对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崔涛说。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