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智能”养蚕富农家

时间:2024-06-21 14:23:11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石泉县:“智能”养蚕富农家

在青泥涧村现代智能化养蚕工厂的小蚕共育室,一排排移动式共育蚕台整齐摆放,住在上面的蚕宝宝争先恐后地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6月是多彩的季节。在被称为“中国桑蚕之乡”的石泉县,成片的桑林郁郁葱葱,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蚕房与绿色桑海交相辉映。蚕房内,数字化大屏幕、视频监测传感器、移动共育蚕台等新设备格外惹人注目。

6月14日,在石泉县中池镇青泥涧村,村民罗升刚从桑园里摘了几筐桑叶,回到家就一头钻进自家新建的标准化蚕房里忙活。“这8张蚕已经养了七八天,眼看就要吐丝结茧了。”罗升刚用剪刀把桑叶剪成大宽条,撒在蚕台上。

罗升刚是青泥涧村有名的养蚕能手,种桑养蚕10多年了。前两年,他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利用自家屋后的空地建起了130平方米的标准化蚕室,每年养6批次30张蚕,一年稳稳收入七八万元。这么好的收益,搁以前,罗升刚想都不敢想。

“我们村的人祖祖辈辈都种桑养蚕。过去养蚕全凭经验,一年最多养3批次,一次至少需要25天,而且成茧率不高。现在,养蚕用上了新技术、新设备,周期缩短了,10天左右蚕就吐丝结茧。”喂完蚕,罗升刚又把一架架网格式蚕箔清理了一遍,为蚕吐丝结茧做准备。

从25天吐丝,到10天结茧;从一年3批次,到一年6批次;从养不活养不好,到收入节节高,得益于新型标准化养蚕模式的推广,一条小小的蚕带来的收益不断增长。

在青泥涧村现代智能化养蚕工厂的小蚕共育室,一排排移动式共育蚕台整齐摆放,住在上面的蚕宝宝争先恐后地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以前养蚕费人费时,收入还不高。现在,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养蚕周期短、见效快。”青泥涧村党支部书记易守勇打开手机APP,蚕房里的情况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一览无余,“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蚕室的环境。相应的数字化操作平台在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这几天,我们正准备添加自动化投料轨道,安装数字化大屏幕。到时候,动动手指就能实现远程操控。”

去年以来,石泉县推广新型标准化养蚕模式,将养蚕分为小蚕、中蚕、大蚕3个阶段,对蚕进行精准喂养,使养蚕由过去的一年3批次提高到6至7批次。同时,引进小蚕共育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和移动式小蚕塑料蚕箔等新设备、新技术,形成高效“智养”模式,使这项传统产业加快“破茧再生”、转型升级。

青泥涧村是石泉县蚕桑产业大村。近年来,青泥涧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建成800多亩高标准桑园和标准化小蚕共育室,采取集中共育、分散养殖等方式,实现蚕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

一张好蚕,养殖成功率高,成茧质量自然好。传统蚕苗抗病力差,养殖过程的温度、湿度等调控全靠“感觉”,这让产业效益大打折扣。而有了小蚕共育室,再加上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管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蚕室里,1到2年的幼蚕、2到4年的中蚕和5年以上的大蚕都是分类管理、统一标准化养殖,培育出来的蚕苗优质有活力,农户带回家养上10天就结茧,半个月内就能见效。”易守勇说,这两年,现代化小蚕共育室全年共育小蚕近800张,全村260多名村民从事蚕桑产业,年人均养蚕超过一张半。2023年,村里养蚕农户收益达到22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的“家底”也更厚实了。

作为西北蚕桑产业大县,石泉县栽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全县有高标准优质桑园7.3万余亩,年产鲜茧3000多吨。近年来,石泉县立足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和鎏金铜蚕文化底蕴,大力打造桑蚕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县域振兴”的发展之路。如今,在石泉县,蚕桑产业“智养”模式普及率超过80%,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陕西农村报记者 黄敏)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