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舌尖 ——“马王草莓”出村记

时间:2025-02-21 16:24:2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田间到舌尖 ——“马王草莓”出村记

双桥村的草莓种植史已逾30年,从最初的竹竿大棚到如今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全村有2100多亩地种植草莓

fff7b0d7aacd7e16db774eed6c4d1db8.jpeg

2月18日,黄建建在大棚摘草莓。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

在咸阳市“网红打卡地”袁家村的餐厅后厨,一颗颗红润饱满的草莓被摆上餐盘。这些草莓的“老家”,正是被誉为“三秦草莓第一村”的西咸新区马王街道双桥村。

双桥村的草莓种植史已逾30年,从最初的竹竿大棚到如今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全村有2100多亩地种植草莓。章姬、红颜等优质品种在此“扎根”,300多户“莓农”年复一年耕耘,5000吨鲜果从田间走向全国,年产值突破亿元。

2月18日一大早,68岁的双桥村村民黄建建钻进雾气氤氲的大棚。不一会儿,百筐“新鲜出炉”的草莓“坐”上冷链车,开启了从田间到舌尖的旅程。

“草莓是‘短平快’的致富果,我家8个大棚年收入近10万元。”黄建建和记者算起“草莓账”。从靠天吃饭的露地种植到科技赋能的恒温大棚,他和“莓友”聊得最多的是土壤消毒、虫媒授粉、高垄栽培等。他说:“种草莓成了门学问,日子也跟着红火起来了。”

近年来,以双桥村为核心,马王街道的“草莓版图”快速扩张。4000余亩草莓种植地年产鲜果8000多吨,亩均收益3万至5万元,“马王草莓”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种植+深加工+农旅融合”的全产业链逐渐成形,特色种植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马王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永军表示,该街道通过大棚补贴、技术培训、产销对接等政策“组合拳”,让草莓产业“强筋壮骨”。未来,他们将拓展冷链物流等新渠道,让“马王草莓”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更短、价值更高。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