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勉县长沟河镇汪家河村天麻育种基地,村民将刚收获的天麻零代种装箱。 本报通讯员 田慧摄
本报通讯员 张敏 侯涛
新春伊始,勉县天麻育种传来好消息:通过科学化、规模化创新实践,全县天麻育种年亩均效益突破10万元。
“今年长势比往年好。”2月16日,在勉县武侯镇朱家河村天麻种植基地,负责人张金贵难掩喜色。他算了一笔账:繁育天麻零代种5亩,亩产超3000公斤。
该村建立了“选种—菌种培育—环境调控”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精准控制土壤酸碱度、温湿度等关键指标,实现天麻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目前,基地已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创造季节性就业岗位50余个。
2月12日,在长沟河镇汪家河村天麻育种基地,村民正在采挖天麻种。“今年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这么好的种子,而且价格很实惠。”村民李永民说。务工群众张伍成说:“我在这里干活,一天工资120元,还学到了先进的育种技术。”
2024年,汪家河村投入20.5万元,建成占地3.85亩的现代化天麻育种基地。依托中药材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解决种植技术、市场对接等问题,并大幅提升天麻优品率,破解了长期困扰种植户的天麻种源难题。
勉县天麻育种产业蓬勃发展,得益于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该县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连片种植10亩以上的主体按照总投资的40%给予奖补;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开发特色产业贷款项目,为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提供产业发展资金贷款,助力中药材发展;完善技术推广体系,编印《中药材规范种植技术手册》,建立“科研院所+专家工作站”的培训机制。目前,全县已形成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支撑。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