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定边县科发马铃薯良种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查看脱毒瓶苗的生长状况。 通讯员 叶子摄
4月10日,在定边县盐场堡镇马铃薯春播现场,10余名工人围聚在堆成小山的种薯旁。手起刀落间,脱毒种薯被切成薯块。随即,薯块切口处就被裹上白色药剂……人们将这些经过拌种处理的种薯码入编织袋种在田间。新一季丰收的希望开始孕育。
“药剂拌种能防治病虫害,促进增产。”定边县马铃薯产业技术服务团成员张晓伟介绍,这套标准化流程是保障马铃薯品质的关键。
在定边县马铃薯产业链源头——定边县科发马铃薯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一排排育苗架上整齐排列的脱毒瓶苗静待“新生”。这些仅拇指大小的绿色幼苗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的起点。技术员手持镊子,在无菌操作台前仔细地进行扩繁转接。经过15天培养之后,幼苗将被移植到温棚繁育原原种,再经大田培育成为优质种薯。
“脱毒种薯使马铃薯的生育期延长了15天,增产20%。”公司技术负责人苗仲学介绍,每一粒种薯都要历经实验室、大棚、大田的层层“闯关”才能完成脱毒过程。两年后,这些种薯会成为抗病高产、品质优良、可大田推广的一级种薯。
目前,该公司已建成320亩组培中心、3000亩原种基地和1万亩一级种薯基地,年产能突破原原种1000万粒、一级种薯1.5万吨。
定边县通过种业“强芯”工程,既破解了农户自留种质量参差不齐的难题,又让科技红利渗透到产业链末梢。曾经亩产仅3500公斤的低效田,如今在北斗导航播种、智能水肥调控等技术加持下,实现了产量、质量双提升。马铃薯全粉、航天食品原料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更让产业链附加值显著提高。定边县马铃薯的商品率从68%跃升至现在的92%,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3.2万农户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数据显示:通过“一亩田”良种工程,全县脱毒种薯覆盖率已达95%,标准化栽培技术普及率超90%。定边县的种业“强芯”工程,正在让一颗颗马铃薯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致富“金豆”。
“定边县将继续完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推进种源自主可控、农机农艺融合、精深加工突破,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剑说。(通讯员 叶子 屈艺珍)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