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的“新农人”

时间:2025-08-07 16:39:17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田野上的“新农人”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甘甜信欢今年38岁,是西安市高陵区信邦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高陵区远近闻名的西红柿种植大户

近年来,在西安市高陵区“全季西红柿”产业发展中,人才队伍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田野上的“新农人”

a70c03f272cf14ae6b021ecaf9c0b2ae.jpeg

6月2日,信欢(中)同农业技术人员交流(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记者 甘甜

信欢今年38岁,是西安市高陵区信邦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高陵区远近闻名的西红柿种植大户。

如今,信欢的西红柿园区种植面积超300亩。除了供应陕西本地,园区出产的西红柿还远销成都、重庆、上海等地。“干农业可不容易,要跟着政策走,也需要坚定的决心。”7月31日,信欢告诉记者。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2023年以来,高陵区积极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通过推广现代设施农业,让西红柿突破季节限制,推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

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像信欢这样的“新农人”。他们用新理念、新技术,走出致富新路子,为乡村发展装上新引擎。

2023年初,信欢还在大规模种植冬枣。冬枣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就在盘算新路子时,区上关于“全季西红柿”的宣传让信欢动了心。

“通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农业专家的宣讲和自己的调研,我了解到高陵的水文条件很适合西红柿生长,加上我有丰富的种菜经验,心里就多了几分换赛道的底气。”信欢说。

经过慎重思考,2023年8月,信欢将栽了好几年的冬枣树全部砍掉,改种西红柿。

种冬枣的大棚棚体高、设施不完善,改造旧棚是摆在信欢面前的首要任务。正当他为资金犯愁时,政府提供了140万元的旧棚改造补贴资金,以及40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

改造后的大棚拥有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能够随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的变化,保证植物生长环境不随气候发生变化。

大棚的问题解决了,信欢还面临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他积极向专家请教、参加培训,从品种选择、定植栽培到生长管理,在各个环节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2023年11月,信欢试种西红柿120亩。2024年3月,西红柿成熟上市。“西红柿收了一茬后还能接着再种一茬,好管理,收益好。”信欢说,西红柿园区还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务工。

今年,信欢将西红柿园区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余亩。“这次创业转型,离不开政府号召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它们就像两股劲儿推着我在新赛道向前走。”信欢说,今后要引进种植新品种,运用高科技技术,不断提高西红柿品质。

同信欢一样,“90后”吕雷也在“全季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实践中贡献着青春力量。

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投身乡村振兴的情怀,吕雷返乡回到高陵区,跟着父亲学习西红柿种植、家禽养殖的知识和经验,并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和电商培训,一步步完成从大学生到“新农人”的转变,把西安市高陵区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

后来,高陵区开始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吕雷从中看到了发展先机,决定利用农户废弃秸秆和家禽粪便生产有机肥。

为了寻求技术支持,吕雷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请教,四处筹集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成8000平方米的有机肥生产厂房,将“秦鹿”牌有机肥推向市场。

高陵区倡导发展“全季西红柿”产业以来,吕雷更加注重有机肥的推广,周边许多西红柿种植户成了他的固定客户。“有机肥具有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维持土壤微生物平衡等优点,有助于提高西红柿品质。”吕雷说。

3月初,在高陵区春益农蔬菜育苗基地,一排排绿油油的西红柿幼苗长势喜人。基地每年可培育蔬菜种苗1200万株,在高陵的市场占有率达80%。

10余年来,在选种、播种、施肥、催芽等环节,基地负责人夏世春是乡亲们公认的育苗专家。

培育新品种,让西红柿好吃、好看、好种,绝非易事。“我们培育了20余种西红柿种苗。目前,普罗旺斯、天新108都很受市场欢迎。但普罗旺斯西红柿管理难度较大,从育苗到栽培都有严格要求,水、气候、土壤等因素都需要特别注意。”夏世春介绍。

基地的育苗大棚已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夏世春说:“现在,我们能够根据市场及消费者需求,标准化、精细化培育西红柿幼苗,实现订单式种植。”

目前,高陵区西红柿种植已发展到秋延、越冬、早春3茬,基本实现四季有果。

编辑:张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