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平利县农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员工在洛河镇安坝村富硒粮油示范基地收割稻谷。 通讯员 赵重良摄
8月27日,平利县洛河镇安坝村的富硒稻田里,稻穗随风摆动。随着机械的轰鸣,一片片成熟的水稻被快速收割,丰收的喜悦在田野间荡漾。
“我们安坝村的土地富含硒元素,产出的大米带有‘营养标签’。”平利县农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万旦说,安坝村与邻近的狮子坝村同属平利“四大坝子”核心区域,地势平坦、土壤富含硒元素、水源充足,非常适合发展粮油产业。
平利县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抓手,积极引导粮油合作社、种植大户引进优质稻种,大力推进“小田改大田”、零散地块整合,稳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今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21万亩。
今年5月,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刚插下的秧苗叶片卷曲、日渐枯黄。“那段时间,大家的心都揪着。”安坝村村民余世明回忆。关键时刻,洛河镇迅速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勘察水源、清通堰渠、架设水泵。不到一周,一座抗旱抽水站就在黄洋河畔投入使用。9台大功率水泵通过密布田垄的灌溉网络,将清水源源不断送入干涸的稻田,保住了群众的“希望苗”。
除了抗旱,“虫口夺粮”也是关键一战。今年,安坝村的稻田每隔50米就安装有一个白色诱捕器,有效防治病虫害。此外,合作社还引入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率。平利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1支专业技术服务队下沉一线,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
平利县积极探索“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贵镇儒林堡村260亩富硒稻油基地,春天以“金色油菜花海”吸引游客打卡,秋天又以翻滚的稻浪作为“引流”景观;嘉峪寺村50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利用“稻渔共生”模式,在稻田中套养鱼虾,形成了绿色生态循环,实现粮食生产和渔业养殖双丰收。
夕阳映照,稻香弥漫。望着满载稻谷的货车驶向合作社,安坝村村民徐远兵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种地有合作社带头、有政策支持、有科技帮忙,咱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