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 聚焦需求完善服务体系

时间:2025-10-30 08:43:0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 聚焦需求完善服务体系

10月20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工作人员在分装打包即将销往全国各地的苹果

a3c89e17bb314680eceaac9e182906a1.jpeg

10月20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工作人员在分装打包即将销往全国各地的苹果。

“协会在樱桃栽植上给了我很大帮助,从育苗种植、田间管理、果品销售等方面手把手教我,让我们的收益越来越好”“有啥不懂的直接联系协会,协会就是我们增收的希望”……10月20日,在澄城县赵庄镇郑家洼村、郭家庄村,谈起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村民纷纷点赞。

澄城县樱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郑家洼村、郭家庄村作为重点种植区域,在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的帮助下,已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18年成立以来,在澄城县农广校的指导下,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始终秉持以党建为魂、以服务为要、以产业为基的理念,从培育“新农人”到拓宽产销路再到打造农业品牌,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聚才筑网

党旗飘扬在田间地头

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党支部一成立,就确立了“党建聚才、服务惠农”的思路。协会党支部书记赵小建告诉记者,协会党支部是渭南市首家职业农民协会党支部,汇聚了澄城农业领域的“能行人”——既有技术服务的专家、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又有推动产业升级的先行者,涵盖“四乡(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和企业家入乡‌)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及合作社带头人等群体。

以党建为引领,协会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服务大网。依托苹果、樱桃、酥梨等特色产业,10个技术服务队如“轻骑兵”穿梭田间,6个优质农产品基地似“聚宝盆”孕育丰收,3个服务中心像“枢纽站”衔接供需,形成“县协会(总站)+村工作站”的服务体系。

2024年,在协会组织支持下,50个村级社会化服务工作站扎根乡野,今年又有50个工作站投入使用,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全县10个镇(街道)157个村的沟坡大棚、田间地头。

赵小建说,10支技术服务队常年为20万亩苹果园、200亩设施蔬菜及6000亩粮田提供技术支持,全年无休,随叫随到。从春耕播种到秋收采摘,从病虫害防治到田间管理,党员带头冲在一线,让党旗飘扬在农业生产的最前沿。截至目前,协会已带动400余名农民就业,为群众稳定增收筑起“红色堡垒”。

培训赋能

以创新激发产业潜力

“前十来年,我对现代农业一窍不通。在协会的带领下,现在,土地和我是‘挚友’。”说起自己的转变,澄城县安里镇刘卓村的翟书民感慨。

在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如今的翟书民,不仅是渭南市农业农村局特聘的“土专家”,还是澄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的“特聘人才”。

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协会的培育与赋能。

在协会党支部的统筹下,农民培训与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双引擎”。协会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加工诀窍、现代营销手段等专题培训。在农广校的指导下,协会已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百余场次,累计培训两万人次。

技术创新让产业潜力加速释放。协会鼓励会员大胆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反复试验与实践,让高产、优质的品种落地生根。

2019年,赵小建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从最初的5亩到如今的200亩,他运用新技术将亩产量大幅提升,也因此成为全县农业领域新技术带头人。

该协会的村级服务站还将服务从生产环节延伸至技术入户、农机服务、土地托管等领域,帮助村民减轻生产负担,让“科技兴农”从口号变为看得见的实效。

产销联动

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产业兴旺不是终点,让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才是关键。”协会秘书长和胜军的这句话,道出了协会推动“产销一体”的初衷。作为陕西百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和胜军不仅带领企业成为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还打造出“慕樱倾澄”果汁、“澄小樱”面膜等品牌。

和胜军告诉记者,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协会打出“线下+线上”组合拳。线下,协会与多家商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澄城樱桃、酥梨、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直接摆上货架;线上,协会紧抓电商发展机遇,搭建“牵农网”电商平台,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带货、“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等活动,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协会的产销服务已形成全链条闭环:从田间管理到加工包装,从品牌打造到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支持。今年以来,协会帮助促销农产品约6500吨,成交额达7500万元,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愿景在澄城的土地上逐步变为现实。

“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330人,服务村民5000户,辐射产业种植面积超5万亩,成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桥梁与纽带。”赵小建说,“谁说农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只要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敢闯敢试,也能种出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记者 王帅文/图)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