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在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的“百草园”里,东坡村党支部书记姚建友查看草药长势。
10月20日,在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的一处药材种植园,大片白术、丹参等中草药长势喜人。这些药材即将进入最佳采摘期。
中草药产业是东坡村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2022年,东坡村根据自然气候条件探索种植中草药,通过小规模试验确定了适生品种。各级项目资金支持,农业专家指导,中草药加工企业提供种子、技术支持并解决销路问题……3年时间,东坡村的中草药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500万元。
看到东坡村村民通过种中草药实现增收,邻村马席村的不少村民也想尝试种中草药。可马席村村民心里有顾虑:种植中草药门道多、要求高,管不好的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为了推进农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富裕,扶风县创新组织体系,鼓励开展农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按照“大带小、强带弱、中心带周围”的思路,引导各村实现抱团发展。联建村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借鉴发展经验,汇聚资源力量,携手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杏林镇党委研究并征求各村意见后,确定东坡村与马席村为联建村。在联建机制的推动下,东坡村与马席村的联系紧密起来,很快便制定出携手做大中草药产业的计划。马席村想种中草药的村民经常组团到东坡村的种植园里学习种植技术,东坡村为马席村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指导实施标准化种植,帮助马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了25亩中草药园。据介绍,这个中草药园今年底就会有收益。
跨村联建,“联”出了情谊,也“联”出了责任。入秋以后,天气多变,中草药病虫害多发,需要定期喷施农药。东坡村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服务队负责人孙建宁每次给自己村打完药,都会主动联系马席村的对接人,指导该村进行病虫害防治。
“既然联建了,就要负起责任。中草药比较娇气,啥时候该打药、啥时候该浇水,都马虎不得。我们村刚开始种中草药时走过一些弯路,如今,摸索出来一些经验,没必要藏着掖着。都分享出来,大家都能把产业做大、把日子过好嘛。”孙建宁说,“今年,我在马席村带出来几个‘徒弟’。明年,他们就可以自己管了。”
“通过联建实现了双赢。”东坡村党支部书记姚建友介绍,“我们村采购了不少专用于中草药种植的农机,培养了一支村民农机手队伍。周边村种中草药的人多起来了,大家都来购买服务,我们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都增加了。”
姚建友说,东坡村还筹划建设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中药材深加工厂,可进行分拣、清洗、切片、烘干、打包封口“一条龙”服务。未来,周边各村的中药材都可以拉到东坡村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在扶风县,通过跨村联建实现共同发展的案例还有很多。
杏林镇菊花村发展桃产业已久。市场上的桃子品种更新迭代快,菊花村村干部和种桃大户经常跑市场搞调研,联系农业专家及时更新品种。所以,这里产的黄桃、蟠桃等年年都能卖上好价钱。与菊花村联建的召宅村、西坡村,也有不少村民想种桃,都来菊花村学技术。菊花村将一些优质品种的桃树枝条赠予他们,派人指导他们通过嫁接更新品种。
段家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辖区沟老村同几个联建村整合流转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提升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此外,段家村有粮食烘干塔,昝樊村有面粉加工厂,沟老村建了编织袋厂生产面粉袋子……粮食产业发展形成闭环,带动群众增收。
……
通过跨村联建、抱团发展,扶风县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绘就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2024年,扶风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值达5560万元、村均48万元。预计2025年,扶风县116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将全部突破2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将达到19个。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各村发展聚点成线、连线成面、集群成势,拧成了共赢共富的一股绳。”扶风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杨军亮说,“我们将继续在‘联’字上下功夫,做优做强支部联建、村村联营、资源联用、人才联育、利益联享工作模式,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资源有效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动能,着力破解农村产业发展‘小、弱、散’困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出更大步伐。”(记者 孙鹏文/图)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