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产品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时间:2021-10-19 12:57:30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标产品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宜君核桃、黄龙蜂蜜、临潼石榴、大荔冬枣、黄陵翡翠梨等众多地理标志产品从三秦走向世界,成为陕西的亮丽“名片”,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f56667a-4873-400e-a6a8-09dd68d23567.jpg.1

黄陵县田庄镇南峁村果农正在采摘翡翠梨。

行走在三秦大地,不经意间就会和地理标志产品擦肩而过。它们或是早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或是成为区域特色产品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和食客。宜君核桃、黄龙蜂蜜、临潼石榴、大荔冬枣、黄陵翡翠梨等众多地理标志产品从三秦走向世界,成为陕西的亮丽“名片”,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标志产品凸显着区域特色,要打造地方、区域品牌,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不二的选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更应该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在商标制度的保驾护航下,农业品牌将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省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员介绍。据了解,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之后,相关产品价格往往能提高50%以上,是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法宝”。

宜君核桃 农民的“金疙瘩”

在宜君,有一棵千年核桃树,静静地矗立在哭泉镇塔庄村。这棵核桃“祖宗”树不但是宜君核桃的根源,也见证了无数宜君果农种植核桃致富的故事。

秋天,行走在宜君大地,不时可看到郁郁葱葱的核桃林,犹如绿色长城,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核桃林中,鸥鹭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引吭高歌,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画卷。

雨过天晴,哭泉镇塔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德财将刚采摘的核桃晾晒在自家的院子里,边打理地上的核桃,边向记者介绍:“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核桃,除了当零食吃,还是农民增收的好帮手。我们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从品种到技术都进行了更新。核桃品质好了,产量高了,效益也提升了。我新栽了30亩核桃,今年已经开始挂果。”

宜君核桃的良好品质源于自然环境的滋养。这里平均海拔1200米,昼夜温差高达12摄氏度,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造就了核桃独有的品质。其特点是仁饱、油香,其中主要营养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和钙含量居中国核桃之首。

2013年,宜君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宜君县也被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2017年,该县又成功注册了“宜君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助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宜君县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鼓励果农优化树种,采取一园一品的种植模式。同时,宜君县加快产业链拓展延伸,建成加工企业4家和核桃专业合作社30多家,开发出核桃乳、核桃露、核桃油胶囊、有机核桃干果等系列产品,形成全产业推进、多业态发展的格局。

新模式、新技术使宜君核桃产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作为陕西省核桃主产大县之一,目前宜君核桃种植面积43.3万亩,总产量达1.6万吨,产值2.76亿元。核桃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临潼石榴 带来红火日子

初春新叶红嫩,入夏花红似火,仲秋硕果累累,深冬铁干虬枝——说的正是石榴。临潼人喜爱石榴,广种石榴,与石榴有着2000多年的不解情缘。石榴是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栽植的水果,见证过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临潼石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9月30日,临潼的乡野田园沐浴在绵绵秋雨中,成片的石榴愈显生机勃勃。记者走进临潼区骊山街道胡王村榴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榴产业园,只见一颗颗硕大的红石榴挂满枝头,昭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我们园区主要种植‘净皮甜’‘骊山红’等优质石榴品种。这些品种品质上乘,产量也非常可观。”正在园中查看石榴长势的园区负责人岳丰乐告诉记者,为提升石榴品质和市场效益,园区坚持标准化生态化种植,品牌化市场化营销,种出了好果子,也卖上了好价钱。

近年来,临潼区紧扣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不断延伸石榴产业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成功培育石榴新品种100余种,建设高标准优质园区15个,形成了丹若尔、秦俑、红石榴等3个深加工品牌和百福瑞、林彤等15个省市级知名鲜果品牌,成功发布“盛世御果·丝路飘香”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区石榴种植面积达到8万余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吨,产值6.4亿元。

蓝田玉石 焕发蓬勃新活力

来到蓝田,买一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蓝田玉,带走的不仅是一份特产,还是一种纪念。“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李商隐用诗句为蓝田玉谱写下生动“赞歌”。

蓝田有一位玉雕大师段阿林,每一块不同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蓝田玉原石,在段阿林的手里进行机械加工、人工雕琢打磨等工序后,变成一个个色泽通透、富有创意的玉器饰品。

“相对来说,颜色绿一点、透一点就是比较好的蓝田玉了。我手上的这只墨绿色手镯,几乎没有杂质,是蓝田玉中的极品。”作为土生土长的蓝田人,玉见阿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段阿林对蓝田玉有着别样的情感,在蓝田玉加工、鉴定等方面也颇有见解。他说:“优秀的传统技艺不能丢,要把它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提高加工水平。”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赋予了蓝田玉绝佳的品质和千年美誉。

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蓝田玉种,2004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对蓝田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打造蓝田玉文化产业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蓝田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依托先进技术,对蓝田玉进行适当开采、精细加工,形成多元发展的新格局。目前,蓝田县大大小小的玉器经营店遍地开花,其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美,带动万余人就业增收。

如今,蓝田正积极探索新模式、打造新空间、创造新平台,充分利用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做强蓝田玉产业品牌,培育延伸产业链,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持续焕发活力,推动玉产业蓬勃发展。(记者 马腾文/图)

编辑:石永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