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科在榆林:种质协同创新育种 推广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保障粮食安全

时间:2021-07-02 03:01:49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杨凌农科在榆林:种质协同创新育种 推广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保障粮食安全

西农大教授、陕西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薛吉全介绍,玉米育种,难在选系,重在测配,关键在种质,近年来他们共审定玉米新品种19个,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为陕西及西北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058d189df73fd86031c469b8936b97c6.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示范基地。

西部网讯(特派记者 石永波)炎炎夏日,榆林农科院后的玉米试验示范基地,自走式指针喷灌机正缓缓地旋转着,浇灌着农田里的玉米。在人们传统印象里,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是个干旱风沙大的地方,但近年来,榆林的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万亩,位居陕西省前列。

7月1日,2021走出杨凌看示范全媒体采访活动第八站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了解玉米科技创新、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新技术推广示范应用情况,探寻榆林玉米产业崛起背后的杨凌农业科技的力量。

0eca40b8fc8adf1aefa0026406423182.jpeg

定边县玉米种植大户高海宽与薛吉全教授交流玉米种植技术。

定边种粮大户第一个“吃螃蟹” 陕单609玉米推广超过400万亩

“我已经和薛教授合作了14年,引进他们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这些年增产又增收,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得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薛吉全要到试验示范站,定边县玉米种植大户高海宽专程驱车赶来向薛教授请教新品种种植问题。

高海宽告诉记者,2008年,国家有个万亩玉米创高产项目在他们村实施,薛吉全教授带着团队来进行技术指导,让试种耐密品种,从一亩地4000株增长到5500株。

视频:高海宽讲述薛吉全教授推广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故事

刚开始大家都接受不了,认为是胡折腾,种了这么多年庄稼,地里能打多少粮食大家心里能没有数吗?密度那么大,抗病性就差了,倒伏了怎么办?面对群众的问题,没想到薛吉全教授照单全收,而且还耐心的给农民讲解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并且给群众担保产量,如果达不到他们赔给大家。

高海宽就把自己的20多亩地按照薛吉全教授提供的办法进行了种植,结果没有想到第一次尝试就收获了丰收,当年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每亩地增产300公斤,增收300多元。看到效益的农户,也都纷纷用起了薛吉全他们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

1188c68ec91411d616e7116d664fef8c.jpeg

每亩种植6000株的耐密品种试验。

此后,薛吉全教授又在高海宽的5.8亩的小面积田里试点高产攻关项目,实现了亩产达到1326.4公斤,刷新当年我国的玉米高产纪录。 “没有薛教授的指导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高海宽说,今年在他的玉米地里又开展了30个新品种的高密度试验示范,分别进行6000株/亩和7000株/亩的对比测产试验,目前新品种长势很好。

吃到甜头的高海宽,这几年流转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现在他已经种植了630亩的玉米,去年产值达110万元,纯收入达40多万元,示范带动了周边四个乡镇的15万亩玉米增产增收。

视频:郝光方介绍陕单609示范推广情况

除了高海宽,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光方也对薛吉全教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情有独钟。2011年,他们通过校企合作,用150万元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买断了陕单609玉米品种的生产经营权,通过10多年的开发,目前每年在陕西推广40-50万亩,累计推广超过400万亩。

“陕单609的抗病性强,抗倒伏,品质好,中储粮等都喜欢要,而且价格还要高上四五分钱,亩均利润近千元,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郝光方说。

种质协同创新选育18个优良品种 高效种植支撑玉米产业发展

2014年11月,榆林市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共建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的协议》,双方决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优势和榆林独特的气候、地理、土地等资源,围绕陕西玉米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以提升科技竞争力为目标,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进行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0aabbf69f165b9c24a8b746622d4ea00.png

陕单650品种。

试验示范站成立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的玉米研究团队20余名师生常驻开展科研、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以种质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陕A群、陕B群2个杂种优势群,并联合政府和企业,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玉米种质协同创新的育种模式。成功选育和审定了陕单609、陕单636、陕单650等18个玉米品种,并以定边、靖边和榆阳区等为核心试验示范区,以渭南、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为玉米示范基地,创建了多项全国玉米高产纪录,为我国玉米生产树立了“陕西样板”。

视频:薛吉全介绍玉米新品种选育情况

“我们还形成了适应陕西3个生态区3套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推广模式,促进陕西省玉米生产从高产潜力挖掘和高产高效栽培向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转型升级。”薛吉全告诉记者,试验示范站还通过入户培训、指导和宣传,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实现技术应用到户,加速玉米新技术传递和应用推广,形成玉米产业科研、推广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成果和玉米生产的对接,专家队伍、技术推广和农民需求的互动,提高了科技在玉米生产的贡献份额。

334501871dac1c82180249612b246bf9.png

机械化生产玉米品种试验种植。

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忠雄介绍,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榆林市玉米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190万亩增长到现在的410万亩,单产水平提高了100-150公斤,已经占据榆林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动了农民群众增收。同时,通过多年的发展,榆林已经成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平台和扩散基地,成为陕西及西北玉米产业的发展重要支撑。

编辑:白华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