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实施“旱改水”项目走稳粮食安全路 新增粮食产能948万公斤

时间:2021-12-27 11:29:5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咸阳市实施“旱改水”项目走稳粮食安全路 新增粮食产能948万公斤

根据试点推进和项目踏勘论证情况,咸阳市自然资源局计划在2022年度项目建设中投入光伏发电抽水灌溉系统5个,覆盖面积2000余亩,并重点向边远地区倾斜,利用光伏板供电将沟下泉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田间


24421c05-6749-4b0c-9519-3aca9084fb14.jpg.1

咸阳市旬邑县“旱改水”项目。 记者 刘坤摄

记者 刘坤 通讯员 成新

对居住在咸阳中北部旱塬地区的部分群众来说,这里常年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低、水资源匮乏,以旱地种植为主,缺水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最大因素。

近年来,咸阳市借力“旱改水”项目提质改造,变旱地为良田,走稳了粮食安全路。“旱改水”项目实施以来,咸阳市粮食产能累计新增948万公斤,今年新增粮食产能约404万公斤。

困境激发潜能

“旱改水”开新路

咸阳中北部属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因九嵕山、嵯峨山横亘,气候干旱,水源极度贫乏,年降水量570多毫米,蒸发910多毫米,土地贫瘠,旱耕地大面积存在。以旬邑县为例,10个镇(街道)中仅马栏镇川道中有水浇地,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水,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是过上好日子的最大寄托。

咸阳市确定占补平衡“一补一改,补改结合”的思路,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推进“旱改水”项目,积极挖掘后备资源潜力。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选择有水源条件和农田建设条件较好的地区实施“旱改水”工程改造项目,通过对项目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整治,将项目区内的旱地改造为水浇地,提高了粮食生产保障能力。

改造工程成果喜人,项目区内的旱地经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改造、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建成“路相连、灌排结合、旱涝保收”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路、渠、管、网通达率达到98%,灌溉率基本达到85%,耕地质量平均提高3个等别,亩均粮食产能提高300公斤。

经过反复探索,咸阳在乾县顺利完成8170亩“旱改水”项目试点,积累了进一步推广的经验。跨出第一步后,咸阳市“旱改水”项目建设的步子进一步迈开,将试点范围逐渐扩大至淳化、旬邑、三原、彬州等县(市)。

因地制宜

光伏发电抽水

为了让“旱改水”项目更好惠及群众,针对项目所在塬区普遍缺水的实际,2017年以来,咸阳市将水作为项目实施的核心要素,把减轻群众负担、提高耕地质量作为衡量项目成功的关键,突出“以水定建、以水治田”的导向,因地制宜搞建设,努力破解土地干旱的问题。

“针对传统农网配电抽水系统工程投资大、群众负担重等情况,咸阳市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联合开展太阳能光伏供电抽水灌溉系统建设试点,帮助群众实现零电费抽水、零成本维护,通过修筑拦水坝、渗水池、高位蓄水池等,稳定水源、完善抽水系统。同时,在抽水系统中植入电子监控设备,实现智能化蓄水、放水。”咸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何祥君说。

近年来,咸阳市先后在彬州市、淳化县落实试点项目2个,灌溉覆盖面积512亩,按照使用寿命,设备可运行21年,可帮助群众节约电费约35.9万元。根据试点推进和项目踏勘论证情况,咸阳市自然资源局计划在2022年度项目建设中投入光伏发电抽水灌溉系统5个,覆盖面积2000余亩,并重点向边远地区倾斜,利用光伏板供电将沟下泉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田间。

据了解,2016年至今咸阳市向各县下达“旱改水”项目10个,建设总规模5.55万亩,新增水浇地面积3.16万亩,耕地质量平均提高3个等别,新增粮食产能948万公斤。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和粮食产能不但普遍提高,还解决了咸阳市重大项目和城市建设批次项目“水浇地”补充耕地新增粮食产能指标不足的问题。

旱地变良田

守牢粮食安全

“这一切多亏了县上实施的‘旱改水’项目,现在崎岖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零散的小田平整连片,地头还建起了蓄水池,这地也好种了,干活也方便多了,相信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淳化县铁王镇秦河便民服务中心秦河村村民李小明说,以前这片旱地,坑洼不平、大小不一,到了收种时节,连收播机都不愿意来,如今看着眼前长势旺盛的冬小麦,感到特别高兴。

水来了,路通了,地好了,群众生产生活也大变样。2019年,三原县陵前镇甘涝村依托“旱改水”项目,引进陕西龙泽林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3000余亩土地,以流转土地入股形式提高农民收入,以产业壮大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吸纳劳动力200余人。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地,咸阳市“旱改水”项目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今年,旬邑县结合马栏镇金盆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招商建设了马栏红·心观光礼品西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为群众创造了“双收入”条件,该基地在夏收季仅劳务支出就有130多万元。

“以前地不好,种的庄稼没收成,村民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这儿耽搁时间,现在‘旱改水’后有了扶贫项目,大家靠土地流转每亩就能增收500元,搬迁群众和村上的剩余劳动力在农闲时节还可以在基地务工,一天下来也有120元的收入,既能务工又可以照顾家,许多群众都愿意回乡发展。”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党支部书记陈维宏笑着说。

编辑:石永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